包头市“就业促进行动”蓄势攻坚铺就高质量发展“就业路”

2025-07-25
2



“春风行动”大型招聘会。


开展电工技能培训。


举办“毕业了,留包头”2025届毕业生双选会。


向求职者发放就业创业政策手册。


在“包棉1958”开展专项招聘活动。


北方启川科创园。

今年以来,包头市人社部门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,统筹推进“就业促进行动”,立足“3+5+N”重点产业布局,在稳存量、扩增量、提质量、优服务方面靶向发力。截至6月底,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.36万人,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422人,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88人,各项就业指标全部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,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。

政策红利精准落地 筑牢稳就业根基

政策落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如何打通?市人社部门给出了创新答案。今年以来,包头市人社部门印发落实“就业促进行动”配套政策文件6个,建立涵盖包头市27个市直部门及8所院校的就业促进联动协调机制,实行联席会议、政策协同、信息共享、分类响应联动等制度,凝聚各部门促进就业工作合力。以“政策找人、服务上门”为导向,推动“就业促进行动”落实落细,通过常态化开展政策解读短视频+“政策云讲堂”直播活动,让人社就业政策足不出户、触屏可及,“就业包头”新媒体直播矩阵累计吸引超百万人观看,反响热烈,让政策直达群众,探索出一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路径。

其中“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操作指南”短视频播放量破3万次,助力包钢集团等企业快速享受“免申即享”政策。“政策云讲堂”直播吸引2394名企业主互动,包头永盛成超市通过直播咨询为32名员工申请到培训补贴,形成“政策讲解—企业应用—员工受益”的闭环效应。

政策惠民的温度同样体现在失业保险功能释放上,“真金白银”为企业减负1.95亿元,发放稳岗返还资金和一次性扩岗补助资金5534.79万元;为9551人发放失业保险金8647.16万元,代缴医保2032.16万元。

重点群体精准帮扶 兜牢保就业底线

政策的生命力在于精准施策。在2025年就业援助月活动中,为残疾人士王磊定制“家政服务+技能培训”方案,助力其考取育婴师证书,月薪达4500元;劳务经纪人李建军带领126名土右旗村民入驻美岱召景区,从事保洁、餐饮工作,人均月收入超3500元;为脱贫户张建军提供光伏运维培训,使其在金山镇光伏基地就业,年收入超3.6万元,一个个家庭因就业重燃希望。

今年以来,包头市人社部门多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、农牧民工、就业困难人员、长期失业等重点群体就业,拓宽青年群体就业空间,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470个,见习补贴标准从990元/月提高至1589元/月,发放604.5万元,招募“三支一扶”等基层项目人员1110人。落实分类分级帮扶机制,服务困难群体3470人次,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4857.62万元,惠及6852人。打造“固阳黄芪工”“鹿诚大嫂”等21个市级以上劳务品牌,通过“春风行动”等专项活动,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。截至6月底,推动农牧民转移就业20.31万人,脱贫人口务工3248人,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就业577人。

技能培训提质增效 夯实助就业支撑

从“有活干”到“干好活”,技能培训是关键跳板。通过与高校联合开设“智能制造电工班”,学员赵鹏培训后入职企业,薪资从4000元涨至7000元;“包克图电工”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1200余人,320人服务新能源企业;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为明阳新能源定向培养156名风电运维人员,就业率100%;美团200名骑手经“互联网营销师”培训后,接单效率提升40%,技能与产业的精准对接让就业质量显著提升。

今年以来,包头市人社部门实施“技能照亮前程”行动,围绕重点产业需求,首个推动开展“四位一体”项目化培训模式,动态管理培训目录与师资库,公布补贴性机构66家、工种98个,“包克图电工”入选自治区首批“双品牌”。创新组织“十百千”高技能人才专项培养活动。截至6月,评价遴选“金蓝领”高技能人才1053人,新设技工院校2所,升级技师学院1所。人社、应急、交通、农牧等各行业开展技能培训3.2万人次,其中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.08万人次、新增高技能人才3377人。

创业扶持激发活力 拓宽促就业渠道

创业是就业的“放大器”。东河区创业者池晓玲响应乡村振兴战略,创立乡村养殖企业,2次申请创业担保贷款50万元,扩大企业经营规模。包头市巨鼎煤矿机械有限公司通过贷款扩大产能,新增就业岗位45个。内蒙古科技大学学员张伟的“校园跑腿”项目落地3所高校。创业扶持政策正成为就业增长的新引擎。

今年以来,包头市人社部门优化创业政策,出台《创业补助实施细则》《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》等创业扶持政策,提高一次性创业补贴至5万元,给予创业活动服务补助2000~20000元,全市建成5家创业指导大师工作室。实施“马兰花”创业培训计划,完成创业培训4862人次,发布创业信息9期,组织服务活动200场次,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865.5万元,惠及110个创业者及小微企业。

助企纾困精准匹配 强化护就业保障

包头市人社部门创新打造“访企探岗+送工入企”全场景服务模式,300名就业服务专员开展“走企访需”,建立动态岗位库。在杭萧钢构(内蒙古)有限公司和振石(包头)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专项活动中,150名求职者乘坐“入企直通车”实地考察生产一线,当场34人达成就业意向,其中振石新材料一次性解决22名技术岗位空缺,为企业生产注入“及时雨”。

为实现就业服务全覆盖,包头市人社部门精准定位不同群体需求,推动现场招聘进商圈、进高校、进社区,构建多层次招聘服务网络。在青山万达广场、昆区吾悦广场等商圈持续开展“职引未来”系列招聘活动,根据不同就业群体特点,举办“残疾人”“零工市场”“女性专场”等特色招聘,满足多样化就业需求。此外,夜市招聘成为就业服务的新风尚。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东河三官庙、包头金街等地的夜市招聘现场人头攒动,这种“边逛边找工作”的轻松模式,让求职者在休闲娱乐中对接岗位,实现了就业服务与夜间经济的有机融合。

截至6月底,依托高新人才市场、零工市场、工会驿站,人社部门联合民政、群团组织、行业协会等部门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387场,服务企业1002户,提供岗位2.49万个,开展直播带岗205场,浏览量171.6万人次,达成意向1.68万人次。

服务网络优化升级 延伸扩就业触角

就业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最终要落脚到群众家门口。印发了优化升级基层就业服务网点通知,提出“五个标准化”建设,联合工会驿站、工业园区、高校等建立就业服务站点,打造“零距离”就业服务矩阵。优化升级27个党群服务中心和3个高校、园区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站质效。

昆都仑区吾悦广场服务站为200余家商户提供用工登记,个体户王女士通过服务站申请到3万元创业补贴;东河区“流动服务车”为矿区职工家属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。开展“送政策进万家”活动,发放各类政策宣传资料2.1万份,3.99万人享受“零距离”服务。这些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点,构成了就业保障的坚实底座。(记者曹瑾)



来源:人民网